走趟書店,任何人都可輕易將關於大陸的書籍分成兩類,不是嚴肅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,就是休閒的吃喝玩樂旅遊資訊。而前者,不論有著多親和的表面,背後都有一個論述、一個命題、一個觀念、一個立場。

我們還因此擁有了好多大陸觀察家,大陸文化研究家,大陸評論家-百家爭鳴,書裡書外都是。我永遠記得,余華先生今年來台演講時,一位白衫黑褲黑鞋拉著行李的男人問到:「現在大陸社會開放,經濟發達,您是否覺得年輕作家因為沒經歷以前的苦難,而寫不出深刻的作品?」中間則不停強調自己長年在大陸工作。此情此景與所有該類書籍的作者介紹有著命中注定般的巧合:多在當地居住10幾年,走入人群,有深刻的分析觀察,有精闢的評論見解。

那可不可以不要只是走入一個地方?不要只是分析一個地方?不要只是評論一個地方?我們確實都無法逃離局勢和環境,但我和大多數的我們也只是小人物,不需要總掛上意識形態的眼鏡,也不用老拿把尺丈量著不同地方的差距。

所以在這裡,我寫下我、與我的東北兄弟、重慶哥兒們、內蒙姊姊的故事。這些,無法代表某個城市和任何地方的人們,就只是我和他們間的有趣故事。而這本來就值得被紀錄和分享。

相信未來還有更多人來到我的故事裡。

回到余華先生的演講,他對那男人糟糕問題的回應實在乾淨俐落:「以前不會富有,但也不會餓死;現在富裕機會多了,但更多的是不知未來在哪?」「每個世代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苦難。」「有位資深作家曾對我說過:『你們這些人沒走過我那時代的苦難,沒像我一樣坐過牢,是寫不出好東西。』那如果坐牢才能學會寫作,每個犯人不都應該是大作家?」

重點從來不在經歷過多少,而在體會到什麼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大陸 故事 地方 余華
    全站熱搜

    遠走的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